馬福運:馬克思主義在當代中國的繁榮發展是曆史的必然

發布者:萬琳琳發布時間:2018-09-17浏覽次數:1558

[摘  要]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進入新時代,“馬克思主義在當代中國迎來黃金發展期”,這是由馬克思主義的科學性和真理性決定的,已經被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實踐所證明。繼續推動馬克思主義在當代中國的大繁榮大發展、開辟當代中國馬克思主義和21世紀馬克思主義的新境界,是中國共産黨人的神聖職責。

[關鍵詞]馬克思主義;繁榮發展;真理力量;挑戰;創新


馬克思主義在當代中國的大發展大繁榮,是由馬克思主義的科學性和真理性決定的,已經被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實踐所證明。随着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進入新時代,繼續堅持馬克思主義在意識形态領域的指導地位、進一步推動馬克思主義在當代中國的大繁榮大發展、不斷開辟當代中國馬克思主義和21世紀馬克思主義的新境界,是中國共産黨人的神聖職責。


一、馬克思主義在當代中國的大發展大繁榮源于其真理光芒


習近平總書記在紀念馬克思誕辰200周年大會上的講話中指出:“在人類思想史上,沒有一種思想理論像馬克思主義那樣對人類産生了如此廣泛而深刻的影響。”[1]這種在世界範圍的深遠影響及其在當代中國的繁榮發展,是由馬克思主義的科學性和真理性決定的。

1.作為認識世界的馬克思主義,其理論魅力得以驗證

一種理論是否具有真理性,主要在于它能否揭示研究對象的内在固有規律,在于它所揭示的規律對人類生存和發展是否具有積極意義。人類面臨的最艱難和巨大的理論課題,莫過于揭示人類社會發展的基本規律。馬克思、恩格斯之前的思想家雖然為此付出艱苦努力,但并未真正解決這一重大理論問題。以唯物史觀和剩餘價值學說為核心内容的馬克思主義,不僅揭示了人類社會的發展規律,而且揭示了資本主義的運行規律,為認識和改造世界提供了方案,描繪了未來理想社會的基本形态。恩格斯在馬克思墓前的講話中指出:“正像達爾文發現有機界的發展規律一樣,馬克思發現了人類曆史的發展規律”,“發現了現代資本主義生産方式和它所産生的資産階級社會的特殊的運動規律”。[2](P601)列甯也指出:“馬克思的全部天才正是在于他回答了人類先進思想已經提出的種種問題。”[3](P309)在人類曆史上,曾有過諸多關注、同情民衆疾苦的學說,但從未有一種理論像馬克思主義這樣,如此與各國無産階級和廣大勞動人民的命運緊密相連。馬克思主義是無産階級争取自身解放和整個人類解放的科學理論,是關于無産階級鬥争的性質、目的和解放條件的學說,歸根結底是關于“人的解放學說”。馬克思主義的全部理論,把全人類解放和人的全面發展作為最高價值追求,毫無任何私利和偏見,是科學性、階級性和實踐性相統一的理論。恩格斯說過:“科學越是毫無顧忌和大公無私,它就越符合工人的利益和願望。”[4](P265)

2.作為改造世界的馬克思主義,其現實力量得以彰顯

對于空想社會主義與科學社會主義之間的本質區别,馬克思曾明确指出,前者隻是揭露現實的不合理,後者則是批判不合理的現實;前者隻是從抽象的“人類理性”出發,把頭腦的幻想加給未來社會,對社會主義作出種種美好的預設,隻是“某個天才頭腦的偶然發現”,[5](P545)後者則從人類社會經濟生産方式和經濟關系出發,指出實現社會主義的“條件和進程”。對此,恩格斯指出:“一切社會變遷和政治變革的終極原因,不應當到人們的頭腦中,到人們對永恒的真理和正義的日益增進的認識中去尋找,而應當到生産方式和交換方式的變更中去尋找;不應當到有關時代的哲學中去尋找,而應當到有關時代的經濟中去尋找。”[2](P547)在社會有機體諸多因素的綜合作用中,在社會形态綿延曲折的曆史進程中,在社會意識形态相對獨立作用的時間更替中,馬克思恩格斯明确了生産力的決定性地位和作用,找到了批判現實“最革命”“最活躍”的力量,創建了“關于現實的人及其曆史發展的科學”。[4](P295)馬克思主義不僅強調要改造世界,而且找到了無産階級這個改造世界的現實力量。正如列甯所指出:“馬克思學說中的主要的一點,就是闡明了無産階級作為社會主義社會創造者的世界曆史作用。”[3](P305)無産階級作為最具先進性、鬥争性和革命性的階級,從自發走向自覺,把馬克思主義作為自己的思想武器,勇于肩負起人類解放的曆史使命。中國特色社會主義越來越煥發出蓬勃生機的事實證明,馬克思主義不僅可以為人類提供先進的社會主義社會形态,而且能夠為社會發展提供現實的強大力量。

3.作為實事求是的馬克思主義,始終煥發出生機活力

馬克思主義之所以能夠永葆青春,在于它集中體現了時代要求和發展趨勢,在于它引導人類以創新的勇氣破解實踐難題。其一,馬克思主義具有鮮明的實踐品格。馬克思、恩格斯不僅是學者、思想家和理論家,而且是社會活動家和職業革命家,其理論和活動的核心目标是為無産階級和人類解放而鬥争。正如恩格斯所說:“馬克思首先是一個革命家。他畢生的真正使命,就是以這種或那種方式參加推翻資本主義社會及其所建立的國家設施的事業,參加現代無産階級的解放事業,正是他第一次使現代無産階級意識到自身的地位和需要,意識到自身解放的條件。鬥争是他的生命要素。很少有人像他那樣滿腔熱情、堅韌不拔和卓有成效地進行鬥争。”[2](P602)其二,馬克思主義具有與時俱進的理論品格。馬克思主義不是一成不變的教條,而是随着時代和實踐發展不斷豐富和完善的科學體系。馬克思曾經說過:“正确的理論必須結合具體情況并根據現存條件加以闡明和發揮。”[5](P35)毛澤東也曾指出:“馬克思這些老祖宗的書,必須讀,他們的基本原理必須遵守,這是第一。但是,任何國家的共産黨,任何國家的思想界,都要創造新的理論,寫出新的著作,産生自己的理論家,來為當前的政治服務,單靠老祖宗是不行的。”[6](P109)習近平總書記在紀念馬克思誕辰200周年大會上的講話中也指出:“一部馬克思主義發展史就是馬克思、恩格斯以及他們的後繼者們不斷根據時代、實踐、認識發展而發展的曆史,是不斷吸收人類曆史上一切優秀思想文化成果豐富自己的曆史。”[1]毫無疑問,馬克思主義正是在不斷探索時代新課題、回應人類社會新挑戰中,保持了強大的生命力和戰鬥力。


二、豐富鮮活的當代中國實踐印證了馬克思主義的真理力量


馬克思主義的真理性,就在于其所蘊含的現實力量,為社會主義實踐保駕護航。而馬克思主義在當代中國的生動實踐,再次驗證了馬克思主義“不僅深刻改變了世界,也深刻改變了中國”。

1.馬克思主義是引領中國共産黨不斷勝利的根本指導思想

實踐反複證明,馬克思主義具有真理性,是指導實踐的科學理論體系。正如毛澤東所說:“我們說馬克思主義是對的,決不是因為馬克思這個人是什麼‘先哲’,而是因為他的理論,在我們的實踐中,在我們的鬥争中,證明了是對的。”[7](P111)在馬克思主義指導下,勇擔民族複興大任的中國共産黨應運而生。中國共産黨自誕生之日起,就把馬克思主義作為指導思想,作為自己争取民族獨立和人民解放、實現人民富裕和國家富強的思想武器。“主義譬如一面旗子,旗子立起了,大家才有所指望,才知所趨赴。”[3]中國共産黨堅持思想建黨、理論強黨,使全黨始終保持統一的思想、堅定的意志、協調的行動、強大的戰鬥力,自覺把馬克思主義作為一種理想、一種信仰,融進思想中、深入骨髓裡、落到行動上,形成了中國共産黨人獨特的精神氣質。在領導全國人民進行革命、建設和改革的進程中,形成了理論聯系實際、密切聯系群衆、批評和自我批評相結合的優良作風;形成了“不做調查就沒有發言權”等實事求是的精神、與人民血肉相連的精神、自我審視和自我革命的精神;形成了“為中國人民謀幸福、為中華民族謀複興,為世界人民謀和平與發展”的初心意識與擔當意識;形成了把馬克思主義基本原理與中國具體實際相結合,不斷創新和發展馬克思主義的理論品質。可以說,馬克思主義締造了中國共産黨,而中國共産黨人作為馬克思主義的忠誠信奉者、堅定實踐者,為堅持和發展馬克思主義作出了卓越貢獻。

2.中國共産黨持續推進了馬克思主義中國化

在馬克思主義的指導下,中國經曆站起來、富起來到強起來的曆史跨越,取得了舉世矚目的輝煌成就,成為馬克思主義科學性和真理性的最佳注腳。中國共産黨誕生後,把馬克思主義同中國革命和建設實際相結合,産生了馬克思主義中國化的第一個标志性成果——毛澤東思想。黨在毛澤東思想的指導下完成新民主主義革命和社會主義革命,進行了社會主義建設的艱辛探索,實現了中華民族從東亞病夫到站起來的偉大飛躍。改革開放以來,尤其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進入新時代,中國共産黨人把馬克思主義同中國具體實際結合起來,在内含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的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體系的指導下,實現了中華民族從站起來到富起來再到強起來的偉大飛躍。中國共産黨人以巨大的政治智慧和理論勇氣,在堅持和發展馬克思主義、科學社會主義、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偉大實踐中,使馬克思主義的真理性和科學性不斷得到釋放,極大推動了社會主義事業的蓬勃發展。

3.新時代馬克思主義在中國的新發展

正如馬克思指出的那樣:“理論在一個國家實現的程度,總是取決于理論滿足這個國家的需要的程度。”[8](P11)馬克思主義不斷與中國具體實際相結合,相繼産生的中國化馬克思主義,成為指導中國人民站起來、富起來、強起來的理論綱領和行動指南。黨的十八大以來,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着眼于馬克思主義的創造性運用,以巨大的政治勇氣和強烈的責任擔當,提出一系列新理念新思想新戰略,解決了許多長期想解決而沒有解決的難題,辦成了許多過去想辦而沒有辦成的大事,推動黨和國家事業發生曆史性變革,使黨的面貌、國家的面貌、人民的面貌、軍隊的面貌、中華民族的面貌煥然一新,推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進入新時代。随着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偉大旗幟在世界上高高飄揚,标志着科學社會主義在21世紀的中國煥發出強大生機活力;随着解決人類問題的中國智慧和中國方案得到廣泛認可,标志着馬克思主義的真理力量再一次得到有效釋放;随着中華民族日益走近世界舞台中央、不斷為人類作出更大貢獻,标志着社會主義依然保持着強大的生機活力。當代中國的偉大社會變革,不是簡單延續我國曆史文化的母版,不是簡單套用馬克思主義經典作家設想的模闆,不是其他國家社會主義實踐的再版,也不是國外現代化發展的翻版。隻有把科學社會主義基本原則同本國具體實際、曆史文化、時代要求緊密結合起來,既堅持科學社會主義基本原則,又開辟馬克思主義新境界,馬克思主義的真理光芒才能更加璀璨奪目。


三、推進馬克思主義的發展繁榮是中國共産黨人的神聖職責


推動馬克思主義不斷發展是中國共産黨人的神聖職責。推動當代中國馬克思主義大繁榮大發展還面臨着諸多挑戰,需要我們強化馬克思主義理論的學習,不斷增強政治定力和“四個自信”,不斷提高運用馬克思主義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

1.應對當代中國馬克思主義發展的多重挑戰

黨的十八大以來,馬克思主義在意識形态領域的指導地位更加鮮明,中央對發展繁榮當代中國馬克思主義作出了頂層設計和各項部署,但這并不意味着各種反對、否定、淡化、排擠馬克思主義的錯誤思潮和敵對勢力已經消失,也不意味着人民群衆已經實現了對馬克思主義的真學、真懂、真信、真用。國内外敵對勢力仍然會利用各種渠道加強意識形态滲透,消解馬克思主義在意識形态領域的指導地位。他們會将“普世價值”“憲政民主”“曆史虛無主義”“新自由主義”“民主社會主義”等錯誤思潮,通過民衆願意接受的形式和内容重新包裝以混淆視聽,或者否定曆史事實、攻擊和污蔑英雄人物等,妄圖在扭曲人民群衆價值觀、消解黨和政府的公信力、混淆人民群的辨别力的同時,動搖全國人民團結奮鬥的思想基礎,以達到否定中國共産黨執政合法性、颠覆社會主義制度的目的。

2.提高運用馬克思主義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

首先,端正對待馬克思主義的态度,是學好、用好、傳承好馬克思主義的基本前提。習近平總書記在紀念馬克思誕辰200周年大會上強調,要“以科學的态度,對待科學的理論”[1]。任何一種理論都不可能主動滿足人的需要,理論滿足人的需要一定是以人對理論的掌握和運用為前提的。科學對待馬克思主義,就不能把馬克思主義當成包治百病的靈丹妙藥,而是應該學習馬克思主義的科學世界觀和方法論,在實際工作中堅持一切從實際出發,理論聯系實際,堅持用發展的觀點、聯系的觀點、矛盾的觀點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真正領悟馬克思主義的精髓。其次,增強運用和發展馬克思主義的本領,是推進馬克思主義繁榮發展的關鍵環節。習近平總書記強調,學習、運用和發展馬克思主義是“共産黨人的必修課”,“共産黨人要把讀馬克思主義經典、悟馬克思主義原理作為一種生活習慣、當作一種精神追求,用經典涵養正氣、淬煉思想、升華境界、指導實踐。”[1]馬克思主義思想理論博大精深、常學常新,傳承、發展馬克思主義,不斷從中汲取科學智慧和理論力量,進而把科學思想理論轉化為認識世界、改造世界的強大物質力量,在統籌推進“五位一體”總體布局、協調推進“四個全面”戰略布局中,更有定力、更有自信、更有智慧地堅持和發展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确保中華民族偉大複興的巨輪始終沿着正确航向破浪前行。

3.推進馬克思主義中國化、時代化、大衆化

進一步推進馬克思主義中國化、時代化、大衆化,是積極應對各種“反馬”勢力挑戰,推進馬克思主義大發展大繁榮的戰略工程。習近平總書記強調:“發展21世紀馬克思主義、當代中國馬克思主義,必須立足中國、放眼世界,保持與時俱進的理論品格,深刻認識馬克思主義的時代意義和現實意義,锲而不舍推進馬克思主義中國化、時代化、大衆化,使馬克思主義放射出更加燦爛的真理光芒。”[9](65)新形勢下,要抵禦西方意識形态滲透,回應對改革開放和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性質的種種質疑,就要堅定不移地堅持以馬克思在主義為指導,解決中國實際問題,回應群衆理論關切,不斷推進馬克思主義中國化;要适應時代的新要求,就要結合時代特點創造性地發展馬克思主義,不斷推進馬克思主義時代化;要使馬克思主義被更多群衆掌握并轉化為物質力量,就要不斷推進馬克思主義大衆化。黨的十八大以來,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在新時代的新實踐,為當代中國馬克思主義中國化、時代化、大衆化奠定了政治基礎、夯實了理論基礎、擴大了群衆基礎。隻要我們堅持推進馬克思主義中國化、時代化、大衆化,持之以恒,久久為功,三者之間相互蓄“勢”、蓄“實”、蓄“時”,形成良性循環的發展态勢,就一定能夠不斷增強當代中國馬克思主義的吸引力、感召力和凝聚力,從而更好地推進當代中國馬克思主義的大發展大繁榮。

  

參考文獻:

[1] 習近平在紀念馬克思誕辰200周年大會上的講話[N].人民日報,2018-05-05(2).

[2] 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

[3] 列甯選集,第2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2.

[4] 馬克思恩格斯選集,第4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2.

[5] 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7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4.

[6] 毛澤東文集,第8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9.

[7] 毛澤東選集,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1.

[8] 馬克思恩格斯選集,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2.

[9] 習近平談治國理政,第2卷[M].北京:外文出版社,2017.

(作者:馬福運,轉自:“思想理論教育導刊”公衆号)

  • 掌上官微
  • 長按二維碼,關注我們
  • 澳门永利集团304官网手机思政客
  • 澳门永利集团304官网手机官方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