姓名:張瑞堂 | ||
專業:馬克思主義與思想政治教育 | ||
職稱(職務):教授 | ||
學曆(學位):博士研究生 | ||
電子郵箱:532252621@qq.com | ||
研究方向:馬克思主義中國化時代化、黨的文化理論、思政課教學方法和藝術 | ||
個人簡曆: 個人簡介:1994年至2004年在華中師範大學思想政治教育專業,科學社會主義與國際共産主義運動專業獲得學士、碩士和博士學位。2004年7月至今在澳门永利集团304官网手机從事思想政治教學工作。2009年率先在全國開設綜合創新思政課,撰寫了《新時代思政課系列教法綜合創新實證研究報告》。在《光明日報》《馬克思主義與現實》《國際問題研究》《中國教育報》等報刊發表論文20餘篇。先後獲省級思政課教學課題3項,國家社科基金思政課專項1項。曾獲評全國高校思政課教師影響力提名人物、湖北省思想政治教育先進工作者、湖北省優秀共産黨員等稱号,獲評學校首屆教書育人獎和第三屆公道美品德行獎。獨創20餘種教學方法和藝術,教學經驗先後在中國教育報、中國教育電視台、學習強國平台、黨建網、光明日報網、中國日報網、中國社科網、中國新聞網等媒體報道。 | ||
主要論文 文化自覺與馬克思主義中國化(信陽師範學院學報2003年第1期); 經濟全球化的文化思考與文化選擇(社會主義研究2003年第1期); 論貧困文化環境中的弱勢群體轉化(學術論壇2003年第1期); 馬克思主義文明主體思想的創新與發展(内蒙古社會科學2003年第4期、人大複印資料全文轉載); 文明主體思想的當代發展與時代意義(社會主義研究2005年5期); 近現代中國的文化選擇與文化自覺(長白學刊2005年6期); 馬克思主義文化基本範疇與文化自覺(雲南社會科學2006年3期); 毛澤東文化工作思想與馬克思主義中國化(毛澤東思想研究2006年3期); 對“文化自覺”命題的認識論思考(江西社會科學2006年9期); 文化研究範式與文化理論科學化(社會主義研究2007年1期); 中國化馬克思主義文化理論體系構建及意義(馬克思主義與現實2007年1期); 文化全球化發展的價值與倫理思考(國際問題研究2007年6期); 反文化侵蝕下的大學校園文化建設(學校黨建與思想教育2010年2期); 文化領導權與“黨的利益”(社會主義研究2010年3期); 科學理解文化的本質(光明日報2013年1月20日); 思政課如何實現優質高效(中國教育報2022年8月1日); 新時代思政課系列教法綜合創新實證研究報告(2023年3月18日) |